遇見自己

    人生本是一場永無止境的修行,生命更是為了圓滿層層的淬鍊。所有的經歷,無論悲喜,都是那麼般的不得不,一切只為了能塑造更完美的自己,即使青春不再,年華已逝,終究期盼著能活出自我的人生價值,見得著身心安頓且美麗的自己。

 

    庸碌擾嚷的社會,在汲營奔流的人群裡,反反覆覆的迷失與徘徊,曾經隨波逐流地追尋著所謂的成功與出人頭地,一次次的沉溺在酒色財氣當中,只為讓人瞧得起,一回回的嘶殺於十里洋場,盼能夠揚眉吐氣,死心蹋地的奉貪欲為主宰,奴役得自己形魂消損也在所不惜。然而努力的成果並不能讓自己覺得踏實,褪去絢爛外衣下的心靈依舊貧乏,午夜夢迴時那胸中的空洞孤寂,我不禁質疑人生的存在價值與目的,為了名利權勢,頻頻的出賣自己的靈魂,所換得的真的只為生活的安適及保障,抑或更為滿足那深不可測度的虛榮心。

 

    走過春的繁榮,見過秋的蕭瑟,便不再害怕季節的更遞,而是更能以自然的心情來欣賞不同季節裡特有的景緻;享受過成功,遭遇過挫折,便不再害怕人世的沉浮不定,而是更能以從容的心態來妥善不同經歷所帶來的悲喜;經歷過繁華,品嚐過落寞,便不再畏懼劇終人散的孤寂,而是更能以坦然的心態來面對緣起緣滅的結局。這是一種恬淡,更是種豁達的生命觀,經歷了人生的苦樂百千,驚惶著生命的脆弱不堪一擊,始能意識到人著實渺小地微不足道,人倘不能取長於天賦的靈性,在精神層面不斷的昇華身性靈,進而體現悲心願力,那麼說穿了,其與禽獸又何有異?試想!一個凡事私心私慾的人,做人孤傲冷漠、憤世嫉俗,他可能擁有寬廣圓融的人際關係嗎?又何能有達觀之可言?其實,人生是可以選擇的,也許我們無以決定生命的長度,然而取決它的寬度與張力是你我所能及的,人生可以更多元、更豁達、更寬廣,隨順因緣地更有意義,只要能真誠的面對自己、認知自己、改善自己並活出自我,就端視你我是否願意踏出如實修行的第一步。

 

    修行,總會讓人想到山林隱士,席地、禪坐、行腳,苦苦思考宇宙中生命的意義。然而修行的定義絕非如此狹隘,真正的修行,是為了遇見自己,道場不在山上,也不在廟裡,不能脫離社會,更不能脫離現實,要在修行中生活,在生活中修行。平衡工作與家庭、壓力與健康、慾望與無常、情緒苦樂等等,在錯綜複雜的關係中尋求平衡,反而更能讓我們看清生活如實的面貌。總而言之,柴米油鹽醬醋茶無一不是道,而當下如何把持著最淡泊閑靜的心境而從容的面對即是修行。所以只要如實認真、帶著省察去生活,試著時時刻刻自我檢視,偋棄自己的傲慢、貪求、期待與恐懼,以一顆清淨的心來看待生命的不同,你我都會成為生活中的修行大師。

 

    時光荏苒,歲月變遷,回想來時的路,曾歡喜於他人的一句讚揚,也曾失落於種種期待的理想;曾相信人性的真善美,也曾懷疑人心的詭詰多變;曾徘徊歎息,也曾埋首努力,一路明晦參半的旅程,拾不回的是光陰,獲益的是擁有更好更隨緣的心境,無論風吹浪打,勝似閑庭信步,回首向來蕭瑟處,歸去也無風雨也無晴。人生本是一段充滿誘惑的旅程,有明媚的山水,但充斥著更多的荊棘,世事沉浮,離合悲歡交雜,惟坦然以待前方遠景,才能有更大的動能與勇氣前行,雖然並不是每一顆種子都會發芽,並不是每一滴水都能入海流,然而勇敢的面對自己,腰桿子當軟則軟,錯了就道歉,對了也無須嚷嚷,放下身段以親和,圓融人我以交接,努力地為自己活一次,用心的開解人生一遭之緣起緣滅,待那時,即使青春不再,容顏已逝,站在人生的頂峰,你我依然美麗。

 

    生命是一場雨,看似美麗,但更多的時候須忍受那些寒冷與潮濕,然而也因寒冷與潮濕,才能催促逼迫著我們去提升,去掙脫命運的枷鎖。生命讓你我學做一顆樹苗,在貧瘠的土地裡不斷地汲取營養以迎接最後的挺拔,也讓你我學做一條江河,在曲折的道路上不斷地流淌以匯聚大海的寬廣,讓你我學做一隻蝸牛,在陡峭的牆壁上不斷地攀行以迎向金字塔頂端的輝煌。這才是如實的人生,真正卓越的非凡,歷經修行的淬鍊煅煆,始能載華嶽而不重、臨泰山而不懼,從容豁然,眼下曠達,何事滯留,何物泥執。原來端倪一現,表裡精粗無不通徹,始末既明,修行絕不是為了遇見神佛,而是為了遇見自己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