|
||||||
觀照心念破我執 佛說:「著相修行,學法無益。」學道者多如牛毛,成道者鮮如麟角。修行本是一條漫漫長路,無捷徑之可尋,就誠如煎煮藥方,需酌量的水、確切的藥材、適當的火侯、適時合宜的烹煮,始可成煉良藥以療病,而面對不同的患病又需視症以投藥,剛柔緩急絲毫苟且不得,方能竟其醫事。是以體恙自有藥石而治,那心病當然以心藥而醫,然而俗之所謂身病易治心病難醫,身之罹病,中醫以望聞問切診知氣脈經絡之行況,西醫更以先進的儀器診斷而確診,但人心變化不測起伏不定,念起念滅無有止息,心海茫茫浮動無依,惟於宗教尋得清淨皈依處,冀能斷除煩惱,通透人生真諦,拾回真心可以妥貼的自我。
修行就廣義來說,就是修正自己的身、心、言、行而做起,那該怎麼入手呢?際此萬教齊發之世代,世出世間不乏修行法門,然不論出世入世,為何三業未能純和、六根難清淨總是時有所聞,姑且不論不得法之修者,正宗法脈多的是著相修行心上而生心者,愈修愈執,罣礙愈行愈多,眼下盡是看不慣的人事物,乃至路越走越窄,格局越小心量越挾礙,修得苦不堪言,甚而棄修。何以故此?誠上文之所述,猶如身病易治心病難醫,在修行的過程中,若以道場氛圍而言,經典學理也涉取了,身上具體的缺點與不良的習慣也改了,口腹之慾也克服而茹素了,也參與諸多的善行義舉,心怎麼不是苦就是罣礙呢?其問題就在心的不能依著,時時的起心都隨喜好而分別,處處的動念常為執性而左右,是以心生分別執著,則易身陷顛倒妄想,這也就無法逐步地解脫煩惱的主因。
廣欽老和尚開示錄:《修行的絆腳石》中說:「起心動念就是自己不對,此是因為還有個「我」在。此是細念,一念始起,變相起。」又說:「總說別人不好,自己好,說好就高興,說不好就難過,就是你我相,修行如有你我相,則修行不安,若存我相,每樣事都有我,把我看得很重,分得很清楚,這樣對我們不利,而且天天都有煩惱。」故此而知,眾生不能解脫都是因為執著一個自我,因為執我無法空性現前, 因為執我造作了種種的因果,因為執我而失去了一切幸福,因為執我永遠無法徹見自己本來面目,我執即是我人造作一切罪惡業的淵藪。其實輪迴眾生都有我執的一面,於人世而言,人不可能沒有我執,因為沒有了我執,就會沒有所謂的理想與目標,沒有了人生抱負,沒有了人生樂趣,也沒有了自我。也許有人會覺得宗教團體,他們對自我的堅持也是一種我執,是的!就是因為次第修行,尚未達其究竟,法、我二執未破,故而依循正法循序漸進是極其之重要,是以眾生根性都有殊異,故三教聖人才需著作經典立下文字以為後世修者參悟,倘若人人都有上乘根器皆能頓悟,一心直入一得永得,那焉需立八萬四千有為法,須知欲以無為作理想,必先有為築根基。此與道德說之論若合符節,修道者以道為體以德為用,強名之《道》難立文字無可宣說,道於內德於外,須藉人體證以行,以無為之道行無所不為之德,進而至德以凝至道。所言至此,在人尚未究竟分際,我執一起,則分別立判煩惱隨生,一切只要是落入了預設立場的想法,進而演變成五毒之心,即是直下我執的表現,那就如同自己種下一顆魔豆,日積月累成為難以拔除的魔樹一般。如果我們能將這個我放下片刻,當不難發現原來自己可以不用如凡夫心識向外馳求,原來自己也有同體大悲之心,原來眾生是能領受正法而解脫生死輪迴。
無始劫以來,人沉淪於輪迴之中難以自拔,皆因我執而薰生種種習氣,以致明明就有在修行學道,為何一遇事則亂了方寸,起心動念又回到了世俗的氛圍,情緒緊接著排山倒海而宣洩,一副像被打回了原形一般,事過境遷徒留的只是無限的懊悔與挫折感。這就是習氣使然,習氣潛伏在人心的意識當中,它不及現實具體的缺點及不良習慣那般地容易察覺而修正,修者若無法以相當信念與正法的觀照工夫,時時栓住起心中的心猿意馬,打回原形本是意料中之事,此亦是為何需要強調《老實修,立地行》的重要性,因為由累世意識中的習氣所引動當下情緒而起事,一發即不可收拾,這就是人致命的一擊,往往在當下做出不可挽回的言行舉措,徒留無盡的悔恨。人往往難以回復初衷,找不回當時修行入道的初心,因為凡事無法盡如人意,如果只是在枝末細節上「比較、計較、嫉妒」,不惟因此蹉跎光陰,也往往錯過改變自己一生的良機,所謂一念嗔心起,百萬魔障生,倒不如直下承擔,忍辱負重,得志者,與天由之;不得志者,獨善其身。
修學佛法者對於止觀法門一定不陌生,廣泛的來說,所有佛陀教導的有關修定修慧的法門都是止觀法門。何謂止觀法門?簡單地來說,所謂止,是止息妄念;觀,是觀照萬法皆空,一切僅是因緣生滅的虛幻。萬法皆由因緣而生,也由因緣而滅,因緣本是空無自性,其生滅不過虛假和合,所謂:有因無緣,不能會晤;有緣無因,不能聚首。人於三界聲色形象之界域,本是難出五行之生剋,更遑論跳脫因緣果報之定律,此如是因、如是果造化之下,逢人事物欲不攀緣也難呀,此亦即是三教聖佛仙神千呼萬喚要修行學道者《放下》的因由,否則,種子起現行,現行又回薰種子,若圓滿完消或稱萬幸,與否因生果、果再造新因,如此意動雜染紛沓下則永遠沒個完了。相對的,若能洞悉一切人事物皆為因緣聚合,舉凡都能平常心看待,業報現前,善報則與天由之,惡報則償還思懺,一切隨緣歡喜,事來則應,事去則靜,廣結善緣,何事滯留?何物泥執?
所有的眾生包括修行學道學佛的行者都有個相同的問題,那就是煩惱。每個人都有煩惱,只是程度的不一而已。我執的生起,分別與煩惱便接踵而至,現行的情緒加上累世的習氣相互交感之下,心上生心,何能放下己見?又怎能客觀地看清事實真相?遺憾與懊悔自是難免。人都因有墮性及劣根性,所以在修行的過程中不能克服此障礙而得過且過,總是無法下定斬釘截鐵的決心來提升自我的身性靈,以致讓自身的習氣時不時的顯現,詒害自己又影響團體修行風氣。是以修學若不想為情緒、習氣所累,定靜安慮得的工夫可不參透!遇事先緩緩設想一下,進一步看看,退一步想想,輕重緩急便不難察知。能明白我執是痛苦煩惱的根由,就會時時觀照住心念,老實的面對自己,坦誠地對待他人,相信一切應對進退就會變得簡單多了!錯了忠肯致意,對了也無須嚷嚷,凡事無須作無謂的延伸。修心本是作思想的改革與淨化,修行是為了讓自己更單純,而絕非愈發復雜,當心念的轉變,心量就會更寬廣了,這時正知正見的智慧就會生起,真正了徹本來面目,而自然地發心,不執著於善業之果,才容易清淨真如現前,最後放下我執,真正達到不執著的法喜自在心境。
時時深繫身口意,相應無礙生智光,善自回觀己心行,猶如明月當前照。願與一切行者共同勉勵,共證菩提! |
|||||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