業力報應知多少

    《太上感應篇》:「禍福無門,惟人自召;善惡之報,如影隨形。」相信「因果報應」之說是很多人共同的疑問,《老子道德經》:「道者,萬物之奧,善人之寶,不善人之所保。美言可以市,尊行可以加人,人之不善,何棄之有?故立天子,置三公,雖有拱璧已先駟馬,不如坐進此道。古之所以貴此道者,何?不曰以求得,有罪以免邪?故為天下貴。」

 

    何謂「有罪以免」?,是指不善的人,雖然他們曾犯下錯誤,做過不善的事,如果他們能幡然而悟,誠心修德以順道,則可以免除了他們的罪過。但在這裡千萬不可把《老子》與宗教裡的因緣果報論混為一談。《老子》此處只是說雖有罪過,但只要一心向道,由於「道」是無為無作的,因此心念立刻因「道」而變的清心寡欲,整個人格也煥然一新,便能遠罪終止再造業過。而並非說以前所做的罪惡就沒有報應於身。如果是這樣的話,豈不是「道」幫我們賴帳,助我們不負責了嗎?要報的還是要報。「有罪以免」,所指的是罪惡在心的這種痛苦得以消弭,而不致再有「求道」後的痛苦,而不是把以前的罪行一筆勾消。

 

    所謂「上天不罪悔過之人」、「過不憚改,改之則無過也。」其所指亦非言及過去所犯之種種過咎即可冰消雪解,而是當一個人懂得懺悔反求諸己之時,心的良知就能勾勒出較鮮明的道德氛圍,往後自然較可以清淨三業而減少過咎之犯,漸進地止惡向善,進而從善如流行功立德,宿過便能以功(福德)相抵了。倘若更能修德近道,法德莊嚴,心的清明安靜,使我們的心靈層次提昇,同時也能坦然接受應該有的報應。這就是藉由修為讓心靈悟得「歡喜做、甘願受」的真實解脫,當一個人能甘心領受一切時,一切的業就只是名詞而非動詞了。此也是宗教都勸勉人去惡從善的原因,畢竟度一人向善,社會就多一分良善添一分祥和。

 

    自我良心譴責的罪是最難受最煎熬的苦,由於過去的無明與分別,身陷貪慾、嗔恨、愚癡三毒的侵蝕下,讓自己鑄下了日後難以磨滅的三業罪,除了自我否定的苦,又須遭受他人異樣的眼光的對待,良知甦覺懸崖勒馬縱然可貴,卻有更多的人因此自我放逐而沉淪一生。對無知的罪人施加懲處,他會懼怕;而有罪在內心的人,比別人施加的任何懲罰更痛苦,因為內心的譴責很真,罪業的污點烙印在心頭,時而隱隱作痛,像是揮之不去的陰霾,時時的提醒自己是個罪人,所以內心知罪的人往往會大哭。可見內心才是罪的真正刑場。

 

    說到業字,就不得不談談它的釋意。「業」是古印度流行的觀念,也成為佛教哲學體系的重要範疇。業是造作的意思,也是人類向上努力或向下墮落的依據,是指眾生的身心活動,這種活動與因果關係相結合,會產生不同結果的力量,稱為「業力」,它是一種潛在的功能,是創造未來生命的動力,簡單的說,人生於世難免於身、口、意的造作,而當一切作為皆成定局,就形成了所謂的業因。所謂有因無緣不能聚合,有緣無因不能會晤。當因觸緣,即產生果,其有善惡之分,善業得善果,惡業遭惡果。所以佛教有謂:「欲知前世因,今生受者是;欲知來世果,今生作者是。」此即是因果定律循環報應,一切眾生都無以倖免。

 

    佛教強調三世因果論,謂眾生因為身心造作而不斷的輪迴於三界六道之中,而輪迴的主體就唯識學而言,直指是心,強調心念的運作可分為「八識」,每一識都有「種子」與「現行」兩種狀態;種子是識的潛在狀態,現行是識的表現狀態。人的所作所為,或善或惡,都會變成種子,而這些種子都藏在第八識―阿賴耶識裡。阿賴耶是庫藏的意思,誠如記憶晶片,它攝受一切種子,這些種子在輪迴中會變現善果與惡果,即是世人果報的依據。所以俗云:「不是冤家不聚頭」,當世的人倫關係,不管是父母、兄弟、夫妻乃至朋友,其在前世或宿世都相對存在著一定程度的恩怨關聯性,即所謂的業因,藉由今生的相互報償而完成果報的圓就。所以,當人的心識受到業力的牽引,就會在六道輪迴中流轉。

 

    作家《布萊恩魏斯》在其著作―《前世今生》裡,提到藉由催眠療法,意外的發現病人竟有攀越今生回到前世的現象,一連串的接續治療,發現病人有條理的細述前世的種種點滴,其若非親身體驗而無以藉一時心識幻覺而投射架構得出來。如同他在書上所載,發現一群在前世相識的人,前後竟不約而同的投胎於相同的地方。這與佛教的因果定律說,可謂不謀而合。所以依上述而論,業因的形成與果報的示現,如能在現世圓融的劃下句點,終究是萬幸;否則舊果再牽扯造就出新因,那簡直是沒完沒了;再加上每個人都有他的人際關係,其盤纏糾結層面之廣,猶如被一張莫大的網罩著,跑不了您,也走不了我,其業力就如排山倒海之洶湧而至,而形成了所謂的因緣際會(緣法)

 

    故此,可以明白累世以來,討報未了的、尚未討報的、有形的債主、無形的冤欠,其終不可以數計,難以斗升量。所以人生種種的不順遂、不如意,任您如何的掙扎,無關您信不信因果,該來的還是要來,該還的仍然得還回去。宗教可以安慰人心所感的空虛與無常之苦,使人的心靈有安頓處;然修行並非宗教的專利,也非學佛學道者的私藏,相信學習圓融的做人及清淨身心,當是世人不得或免的功課,同時也是減輕因果造作的不二法門。人若能悟道順德,由內心真實的改變自己,這樣便能真正的改過。束修身心,諸惡莫做,眾善奉行,時至八識轉智,進而福慧雙修,悟入究竟圓滿,斷因果、出三界,離苦得樂,證入無住涅盤,即永脫輪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