本院現今廟殿奠基之土地,因先輩獻地未果,須向台糖購買,因經費拮据,此殊勝功德,冀各方善德共襄盛舉   本院因先輩獻地未果  刻需向台糖公司購買  冀諸方善信大德共襄盛舉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 
    德修緣起

 

   
民國四十二年(歲次癸巳)善信顏吉於木柵指南宮求得一香火袋,攜回家中,據悉,似有瑤光之感召,遂雕奉 關聖帝君、孚佑帝君及觀世音菩薩等神像,虔誠奉祀,日夜膜拜,一日顏生突生疑問:「殊不知神明降臨否」?故請求神明聖示,解其疑惑;經諭示,召集顏吉,林福義、林福團、廖錦塗、康萬教、雷鬱、謝其南等七人,在顏吉家中學習鸞堂禮節,擇日練乩,是為開堂之準備。

而後又有許 蟳、蔡天賜、蔡莊聬、洪許罕、周林桃、蔡大順、許望東、雷 兩、許施愛、張德村等十人加入學習鸞務工作,隔年(乙未)四月又加入林秋牌、林水源、許鐵苔,前後共計二十人參與。自此便稍有鸞堂的模式形成。於是開始在該處施方濟世,當時暫蒞堂之聖真,即福德正神 余恩師,並本境 溫府千歲、受天宮 玄天上帝、受天宮駕前將軍 桂恩師,其皆為直接訓示本堂鸞生。因神威顯赫,善信與日頗增,他鄉之信眾亦不在話下,故建造新堂,實有其迫切性。 鑒於建堂之必然 , 於是眾鸞生開會討論擇地及相關事宜,後經聖示屬意現今之堂址位置。

民國四十四年(歲次乙未)初冬奉遷,首推顏吉暫任堂主,以尊崇孔孟學說、啟發儒宗之精神為宗旨;奉行三綱五常、立身誠意正心為出發;倡導忠孝廉潔、復興中華文化為目的。
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本堂奉遷初之堂貌
 

院上主祀聖真為 文衡聖帝(關聖帝君)、孚佑帝君、司命真君、豁落靈官、精忠武穆王五聖恩主,配祀聖真有 玄天上帝、南天天君、觀世音菩薩、城隍尊神、福德正神等。庚子年桂月二十日,皇天 玉詔下頒,諸真奉派駐堂宏法,飛鸞濟世、教化群黎,幸蒙列位恩師顯赫,大開方便之法門,發人自省身修,著書闡述真理,上體蒼穹之聖衷,下開覺路於迷津。 自建堂以還,實歷風雨星霜,故多有整修,以維持堂構堅實永屹,其猶如古剎又恰似書院之建築風格,乃是文化與素養之表徵。正殿東側奉祀太歲星君,其右設靜室及堂主書文室,後為議事堂。正殿西側為觀音殿,其左為養心室及立德房。北側為造景之後山,供休閒散步之用;東南為講堂,西南設休憩涼亭。

民國一零三年(歲次甲午)南天行政府有鑑於德修歷此十數年來,力行普化不遺餘力,勤功聖業濟渡有方,於農曆四月初六日頒降綸音,恩庥德澤,晉爵擢陞德修 為道院,賜號「南天直轄德修道院」。

本院自建堂迄今,逾五十寒暑,許堂主本籐先生南歸後,由林院主暨管理委員會各委員繼承遺志,暨各鸞下之響應,逢初一、十五舉行祈安植福法會,又不定期舉辦消災解厄渡亡法會、宣講,創立獎學金,嘉勉學子,設靜思園及饗宴人生佈道欄定期引述講解四書、提供保健常識、鼓勵詩文創作等等…藉文筆淨化人心 ,文儒風範,至顯者也。 

 

 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 七十年代之堂貌
今日之堂貌